6. 貨物到達台灣與配送
抵台後委託報關行辦理清關;清關完成系統推送「已抵台/放行」通知。配送方式包含:宅配到門;配送前會再次確認地址與聯絡方式,配送完成由收件人簽收結案。
物流配送環節及常見問題處理
一、接收貨物
貨物自倉庫出庫後,配送端需進行檢查與運單受理。常見問題如下:
貨物數量不符
串貨(貨品混放、錯放)
包裝品質不良
貨單與實際貨物不符
貨物遺失
解決辦法:
數量不符:核對出庫清單 → 檢查搬運過程 → 落實責任歸屬。若多出,需退回並在清單註記。
串貨:查明原因,重新盤點,修正貨位,並於清單註明。
包裝問題:輕微破損 → 通知出庫人員並重新加固;嚴重破損 → 查明原因並落實責任。
貨單不符:核對單據與配貨清單,若為錄入錯誤,作廢並重開。
貨物遺失:啟動追查 → 查看監控 → 確認責任人 → 視情況補貨或理賠。
二、發貨
在準備配送出車時,可能出現以下問題:
運單錄入錯誤(地址、電話等)
裝車不當(導致空車率高或貨物破損)
客戶訂單變更(增減貨量或換貨)
配送車輛不足
解決辦法:
三、運輸
貨物在運送途中可能出現:
運輸路線不合理
車輛故障
超載
貨物丟失或破損
延誤送達時間
解決辦法:
四、到貨
貨物送達目的地時,可能出現:
延遲送達
貨物丟失或破損
數量短缺
服務態度不佳
無法簽收
解決辦法:
延遲:如因事故 → 立即回報並通知客戶;如因違規繞路 → 納入考核。
丟失/破損:追查原因,責任人承擔損失;破損嚴重 → 重派或補償;輕微破損 → 重新加固派送。
短缺:核對發貨單與出庫單 → 若確認短缺,安排補貨或理賠,並與客戶協商。
服務態度:強化客服與配送人員培訓,落實客訴考核制度。
無法簽收:
聯繫發貨人或資訊部確認收件資訊
委託簽收 → 須提供證件並登記
包裝或品質異常 → 與客戶協商退貨、換貨或補償
五、資金結算
常見問題:
運費結算不及時
代收貨款(COD)未即時結算
送貨員挾款逃逸
代收貨款未及時返還客戶
解決辦法: